首页 >  新闻动态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浩丰

023-63500011

请留下您的建议和问题:

维护“筋骨肉”传承“精气神”——保护徽派古民居

发布时间:2013-01-10 发布者:浩丰

      徽派古民居既是人们安身立命的建筑物,更是徽文化的承载体和活化石,其巧妙的构思设计、精湛的建筑工艺、科学的环保意识,融美观与实用于一体,在世界建筑艺术与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明清时期徽商演绎出"无徽不成镇"的传奇,推动了徽派建筑扎根大江南北。徽派建筑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其中古民居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目前仅保存下来的古民居就有13438幢。2000年,黟县西递、宏村入选世界文化遗产,这是全球首次把古民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0年后,徽州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作为"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子项目,也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除人为因素外,徽州古民居正日益面临自然损毁的威胁。黄山市城建设计院院长陈继腾介绍,当地现存的古民居大多经历了几百年历史,由于年代久远,自然倒塌、毁坏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上古徽州地处山区,属江南温和湿润气候,常年多雨湿气较重,而古民居清一色为砖木结构,防白蚁、防渗漏、防腐、防霉、防火等难度和压力都很大。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单纯依靠"老经验"、"土办法"保护古民居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黄山市科技、文化、建筑设计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开展古民居"修旧如旧"等应用技术难题攻关,组建了"安徽省徽派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土洋结合"的古民居保护服务平台。投资1.6亿元的"徽州府衙"修复工程,大量采用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建材,广泛应用防蚁、防火、防渗漏、防风化等新技术和新工艺,为古建筑重建和修缮提供了技术示范。当地还将计算机虚拟现实及可视化技术用于古民居的检测鉴定,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古建筑的三维影像展示系统,建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的古建筑环境采集平台,开展古建筑结构材料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测试以及建筑保存环境的检测评价。同时,制订和推广古建筑修缮的技术方法与技术标准,开展古建筑节能技术及绿色建筑的本土化研究,使古建筑保护改造技术标准化、系列化。以项目为抓手,黄山市科技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徽派传统民居型小康住宅技术集成与示范"、"徽州唐模古村落国际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安徽省传统民居住宅保温隔热墙体材料技术开发"、"徽州三雕装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徽州古民居保护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研究"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攻关项目,其中"徽州古建筑群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被列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歙县政府也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开展合作意向,全面提升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水平。科学研究、技术集成示范,一大批濒临消失的徽州古民居将重焕生机。

版权所有:2018重庆浩鉴规划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
友情链接:重庆浩鉴规划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渝ICP备16002586号-1 Powered by 重庆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