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这三大硬约束指标不仅彰显了我们党生态系统保护的坚定决心,也将倒逼我国城市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党的十九大为我们描绘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壮美蓝图,让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方面更加自信,更加注重对人与自然关系、人类发展问题进行独特探索。
建设美丽中国符合13亿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为主要内容的三大硬约束指标,将为美丽中国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在下大力气、配足“火力”坚守这三大前提和底线之下,还要持续做更多精细化的建设工作。
对广大乡村地区而言,必须在生态文明深度拓展的过程中调适生产生活选择,以国家公园和各类生态保护区来捍卫自然,并适度节制人流客流。要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更好地扎根乡村大地去经营青山绿水,以现代技术和“互联网+”升级传统农耕,把农业与旅游业等其他业态高度融合,让经典的温润乡土叙事和当代法治理念对接交汇,创造具有当代感的“乡愁”正向叙事,而不是一味用“过去式”来营造怀旧气氛,更不能牺牲或改造原有的自然生态特质。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颜值”上佳、经久可观的美丽+魅力乡村。
而在都市,美丽的标准除了习见的环境质量、口袋公园、森林城市等指标外,更关键的还是要从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做减法”。珍视每座城市固有的地方文脉,坚守“老城不能再拆”的硬标准,杜绝规划“浪费”和奇怪建筑、超高建筑扎堆泛滥,坚决防止拆旧建新和以“老街”“古城”名义大批量造假古董街区,要让城市天际线更加清晰可观,让千城千面成为中国都市的美丽风景。